在我州第32个“民族团结月”到来之际,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认真领会党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各民族大团结,实现“两个共同”,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高度概括 德宏120多万人口中,人口近一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5个世居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一起,在11526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建设着美丽的孔雀之乡。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采取“慎重稳定”的方针,实行“稳、宽、长”的政策,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旧的社会制度被铲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千年,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直过区”的形成,创造了中华民族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德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按照不同地区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傣族地区进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在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聚居的山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部分汉族地区进行“缓冲土改”,成功完成了民主改革的伟大变革,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 为了尽快改善民族关系,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平等的权利。例如,我州阿昌、德昂族均安排了1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都以平等的地位登上国家的政治舞台,参与和讨论国家大事。各兄弟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逐步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党把这种民族关系概括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对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理论的又一升华,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个离不开”思想凝聚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 新时期新阶段,党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激发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正能量,为德宏民族大团结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要把贯彻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始终坚持民族不分大小、不分人口多少、不分优劣贵贱,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工作原则,始终注重“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基本方法,最广泛、最紧密地联系各族群众,不脱离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不脱离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协作,一心一意谋发展。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大民族要以对自己的不平等,来帮助少数民族实现事实上的完全平等。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就要克服和防止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努力营造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德宏边疆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是根本,民族团结最重要,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民族团结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德宏各族人民通过实行“团结、生产、进步”的方针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新时期一系列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全州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展现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大好局面。 坚持“三个离不开”,实现“两个共同”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要求:“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群众。”。数十年来党的民族工作的真谛,就是必须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始终践行“三个离不开”思想,努力实现“两个共同”。 德宏的发展史是一部民族团结进步史,是民族大团结的生动写照。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不能不讲“三个离不开”,就不能不维护“两个共同”,这是民族地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1983年4月9日,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法定规定每年十月份为“民族团结月”。至今,已开展了31个民族团结月活动。每年,我州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从军营到哨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月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德宏州自治条例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民族法律法规。每年,州委、州政府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州人大常委会不定期地对落实相关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三个离不开”和“两个共同”思想深入人心,受到各族群众的一致认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把贯彻落实党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推进全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和建设“美丽幸福德宏”作出努力。 |
|
|
|
|
Copyright © 2009-2014 dhdjw.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德宏州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国际互联网德宏新闻中心 滇 ICP备10200226号
地址: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芒市镇芒罕路2号 邮箱地址:dhdj5890@163.com 联系电话:0692-2998086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92-2998086;举报邮箱: dhdj5890@163.com